11月7日至8日,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40余人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宁德寿宁县下党乡开展“传承‘三进下党’初心,践行‘四下基层’担当”主题党日活动。
在难忘下党主题馆,师生党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三进下党”“摆脱贫困”“中国窗口”三大主题展区。展馆内,一张张照片定格着习近平总书记“九到寿宁、三进下党”的珍贵瞬间,有冒着酷暑步行数公里山间崎岖小道深入下党乡的场景,有在简陋会场与基层干部共商脱贫对策的画面;口述影像中,当地老党员饱含真情的讲述总书记当年如何倾听民声、解决民忧,如何为下党乡脱贫致富指明方向,生动复现了总书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为民情怀。丰富的展陈内容也清晰勾勒出下党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准帮扶下,始终牢记嘱托,以“弱鸟先飞”的意识破除发展困境,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攻克脱贫难题,从曾经交通闭塞、产业空白的福建“西伯利亚”,一步步实现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兴起、群众生活改善的奋斗历程,让党员们直观感受到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走出主题馆,党员们来到下党古村,实地探访党群连心路、鸾峰桥、乡政府旧址、非遗传习所等标志性地点。平整的路面、错落有致的民宿与茶园,让“路通业兴、路通民富”的成果一目了然;站在鸾峰桥畔,这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木拱廊桥,如今不仅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地”;走进乡政府旧址,斑驳的墙面、简陋的办公桌椅,仿佛让人看到当年基层干部扎根一线、艰苦奋斗的身影,也让人深刻理解“四下基层”工作法在脱贫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在非遗传习所、乡村书画院内,寿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北路戏等非遗项目的展示与体验,让大家看到下党乡在脱贫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感受到乡村振兴中“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的双重追求。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曾经的“偏远穷村”如今处处是“幸福图景”,这份实实在在的巨变,让师生党员们深受触动,也更加坚定了践行初心使命、服务基层发展的信念。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全体师生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大家真切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与责任担当,对“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脱贫攻坚精神有了更鲜活的理解,对“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同时,也进一步凝聚了学院党组织的向心力与战斗力。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下党之行的感悟转化为工作学习的实际行动,立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岗位,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今后,学院党委将进一步通过“三会一课”等党组织活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为民情怀,推动师生党员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培育时代新人中展现新作为,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


